【不可能還要繼續嗎?】
老師,如果你知道你的方法不可能成功,可是你又沒有更好的方法,那還要去做嗎?
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呢?你乍聽之下可能覺得很荒謬,但是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們的人生中卻屢見不鮮。
我:如果要回答這個問題,我們要先一起了解,所謂的不可能,是一種感覺還是事實呢?
例如:紙不能導電,是哪一種呢?
學生:當然是事實阿!
我點點頭:你怎麼能確定呢?如果你是一位科學家,可能會去分析紙的成份,然後說:這裡面沒有任何會導電的物質,所以它無法導電。
我們判斷一件事可不可能,究竟是用我們的經驗法則,從表現(面)結果來看,還是真的有深入去探究事物的本質呢?
關鍵是你是否有認真的拆解過你的問題。
當然,就算你跟對方說:裡面沒有任何會導電的物質,所以它無法導電。
對方也可能會說,我不相信,你證明給我看。
很多人都以為,感覺是感性的,而事實是理性的。
其實,大多數的感覺都是理性的,是有『某種理由』讓你這樣感覺的。
剛剛科學家做的,只是一種推理,其實並不是事實。
所以你說紙不能導電,那並不是事實。
事實是擺在眼前,無法改變的,你必須邊說邊試給我看。
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反而事實有時是說不出什麼道理的。
不信,你可以試著解釋一個萬物皆知的事實,一直問到最後,你會發現無法解釋,它就是這樣。
那麼,你的『不可能』,是一種感覺還是事實呢?
如果不可能是事實,那你又怎麼可能會再去試呢?
因為事實就是你已經親身證明過了,既然不可能,當然你不會繼續。
我想你會問我這個問題,大多數的情況:這個『不可能』是一種感覺,對嗎?而且我已經證明了,這個感覺其實是帶有非常理性合理分析的結果。
學生:老師,你好像點出了我的盲點。的確,如果不可能,那我為什麼還要試呢?還是說,我們不該相信自己的感覺呢?
我:如果你要問我的是感情問題,那就合理了。
學生:為什麼呢?
我:因為在感情的世界裡,成功跟失敗的界線是很模糊的。你可能覺得對方不可能喜歡你,甚至你已經很明顯的試探過了,但是你還要繼續把心思放在對方身上嗎?
如果你要問我的是這樣的問題,那就容易解釋了。
學生:老師,你完全猜中了。
我:那你想聽老師的建議嗎?
學生:當然,我已經困擾很久了。
我的建議很簡單,如果只考慮你自己的話,當然就順從自己的心,這不是要不要繼續的問題,而是你有辦法放棄嗎?
其實很多事都跟感情問題一樣,我們在思考的時候,往往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,於是你對整個局面就會看不清楚。
到底該不該繼續準備國考?
這份工作繼續做下去有前景嗎?
研究所的論文寫不出來,還要撐下去嗎?
甚至股票跌了該不該賣呢?
每天我們遇到的選擇,乍看之下是『我們自己』的選擇。
其實你應該把自已放下,才有可能做出客觀的分析評估。
那麼,什麼叫做把自己放下呢?
我們就先來看看你的問題吧。
既然這是一個感情問題,就是雙方的問題。所以,該不該繼續用同樣的方式繼續下去,你應該做的是去感受對方『接受的程度』。
從對方的態度,修正你關心的程度,那麼接下來就會有發展的可能性。
因此,你需要的是回饋。
回饋有兩種,正面跟負面。
負面的回饋讓你可以修正,正面的回饋讓你想要前進。
該不該繼續時,你需要修正,然後得到正面的結果。
也就是說,你需要給你現在遇到的問題,一些新的刺激。
這就像現在很多的大學生,他們想要有一個GAP YEAR。
關鍵不在於這段時間,而是這段時間會有什麼反應發酵。
你才能做出不一樣的判斷。
最後回到你的問題,不可能還要繼續嗎?
其實任何事要不要繼續的關鍵有兩個:
- 你要投入什麼
- 你會損失什麼
或者簡單一點來說,就是考量機會成本。
以你的問題來說,繼續下去至少你會損失什麼,你想過嗎?
學生:時間、其他機會、可能還有其他我現在想不到……
我點點頭:所以,無論要不要繼續下去,都應該要設有停損點。
記住:堅持到底這四個字的關鍵是『底』在哪裡。
沒有底的堅持,其實也失去了堅持的意義。
當然,若你選擇堅持,就必須把不可能的想法移除。
你要告訴自己,最糟的情況不是徒勞無功。
而是,徒勞無『穫』。
能否成功不是你能完全掌握的,但是否能有收穫,是你可以設定的。
如果要繼續,就一定要從中得到些什麼,就算沒有得到也要學到。
『鋼鐵任務』:
列出你現在正在完成的目標,然後寫下來在完成的過程中,你必須投入什麼?過程中你至少會失去什麼?
當你了解每一個目標的機會成本,也能發現實現他的價值。
有時候讓我們走到最後的理由是:我已經付出了這麼多,怎麼能停在這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