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兩天做了一個小實驗….
就是跟自己說:放假了,那就想寫文章時再寫吧!
結果就正如你看到的,第一天還很自在的在晚上寫了文章,
覺得這種感覺真好,然後第二天等到有空想坐下來寫文章時已是深夜….
所以,人還是需要某種程度的管理,才能維持高的效能。
即便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你依舊要實行『自我管理』。
很多人問我:老師你為什麼每天都可以有想法可以分享呢?
這也是今年我想傳授給加入年度會員夥伴最重要的觀念之一。
我想很多人知道,我每天寫文章的習慣從2013年年中就開始了。
而返讀行動:則是從2015年年底開始分享的。
前幾天算了一下,總共已經累積分享了77本書。
要有新的想法關鍵有三個:
一、要不斷有輸入
其實這是最容易,但也最困難的。
怎麼說呢?這是個資訊超載的時代,要有資訊輸入太容易了。
而有意義的資訊其實可以分為兩種類型:
第一種:讓你有共鳴
第二種:讓你有啟發
可惜的是,大多數的人接收的是第一種。
例如:你喜歡看某些往紅分享自己的生活,
或是看某些連續劇跟著邊哭邊笑….
再直白一點說:你總是接收同溫層的訊息。
有共鳴的資訊讓你有感,而時間也往往這樣流逝,
這些資訊通常很少讓你進行反思,只是當下牽引著你的情緒。
第二種資訊才是關鍵,什麼樣的資訊會給你啟發呢?
他可能是你沒有聽過的新知,也可能是你沒想過的洞察,
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學習。
舉個例子:
在一人公司這本書裡,提出了四個關鍵。
首先,他先告訴讀者,一人公司可以是一種思維,
如果你想提高員工的自主性,打造自負盈虧的企業員工,
都可以採取一人公司的原則。
當然,你也可以從你的生活中做起,只要你能把握這四個關鍵。
1.韌性
2.自主
3.速度
4.簡單
什麼叫做韌性,韌性來自願意接受現實,有強烈的使命感,
以及能隨情況變化調整的信心。
從這句話中,就讓我深受啟發,要培養韌性,就是要練習接受現實,而持續堅持….
看似衝突,其實正是韌性的精神。
想想看,橡皮筋的韌性不正是如此嗎?
當你用力拉開時,它一邊被你拉開,但也一邊要把你拉回來,現實的情況它不得不被拉長,
但是,它依然不會放棄抵抗,於是就有了韌性的力量。
有啟發的輸入才能產生價值。
二、要不斷輸出
有啟發的資訊給你有價值的輸入,而不斷的輸出則帶給你反思與連結。
直白一點說:有價值的輸入是讓你的知識加廣,而反思與連結則是『加深』。
你應該知道,我也會看連續劇,我也會聽歌,去找跟我有共鳴的東西。
但是,我不是為了要得到共鳴,而是要去創造共鳴,所以那些資訊就能為我所用,讓我把原有的觀念再做深入的剖析。
最簡單的輸出原則,就是帶著目的擷取資訊。
不要把讀書當成消遣,而是帶著要解決某些問題來閱讀。
所以老師每個月分享的書籍,其實也都是我受邀到很多單位分享的課程方向。
透過有目的的閱讀,會讓你更快速地去連結與運用。
三、與人共創
這是最難的部分,也是一般坊間的讀書會運作模式,
可是為什麼我沒有用這樣的方式舉辦讀書會呢?
坦白說:要跟我一起進行共創,對於一般人來說壓力會很大,
因為這些主題我們都已研究多年。
可是,我並沒有否定這個過程,相反地,我常常跟公司的夥伴進行這件事。
在共創的過程中,不只輸入、輸出、反思、連結,最重要的是還有『創造』甚至是『創新』。
而這個過程中,最重要的是會發現自己的不足,進而想要學習更多。
這三個關鍵就會打造一個循環的學習圈,自然就會不斷有新的想法可以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