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關係不應該是一種責任』
『愛的理想生活(連續劇),有一段很精采的夫妻對話』
妻子:這是『我』的事情,為什麼你可以替我作主呢?
丈夫:這是『我們』的事情,我們結了婚,我們榮辱與共,是不可分割的彼此。
我是你的男人,我娶了你,我就要為你的人生負責。
你可以猜得到,接下來的劇情自然是雙方的爭吵,而且越說越難聽。
那天我在課程中,放了這段影片,然後我問台下的家長。
你們覺得最後的結局會是什麼?
一位媽媽直覺地回覆:離婚。
我點點頭:是的,這似乎是一個合理的選項。
但是,這段爭吵,其實最常發生的不是夫妻,而是我們跟自己的孩子。
孩子對我們說:這是我的事情,你憑什麼替我作主呢?
一樣類似的對白會出現:
『你是我的孩子,你就是我的責任,我需要為你著想。』
做父母的需要幫孩子做出更明智的決定。
於是我繼續問台下的家長,如果這是你的孩子,
那這樣的爭吵,最後的結局會是什麼呢?
我們跟孩子還真是不可分割的彼此,所以沒有『離婚』這個選項,對嗎?
但是,心跟心的分離,不是更痛苦的嗎?
這時候有一個家長問我:
老師,可是我覺得這個類比不完全相似,畢竟孩子還是未成年呀。
我點點頭:您說得對,所以我們還可以深入思考另一個問題,『那孩子什麼時候算是成年呢?』
想想看,我為什麼要這樣問,我們真的只是因為孩子未成年,所以才替他做決定嗎?
還是說,我們覺得這就是對他比較好的決定呢?
就算孩子成年了,是不是我們就不會給他建議了呢?
當你深思,你就會發現,所謂的成年,不過就是我們要孩子能接受我們想法的一種策略罷了。
就像那張結婚證書,是一種保障,但從來無法保障我們彼此之間的感情。
如果成年不是用法律來規定,而是用心智的成熟度來看。
也許問題就會變得不一樣了。
與其說我們替孩子做決定,不如說: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做出更好的決定。
如果孩子真的成年了,成熟的心智,應該就更能了解你的用意,以及你真的為他好的決定。
反之,如果依然是不成熟的心智,那麼要引導他應該也不難。
想想看,孩子很小的時候,你是不是總能很簡單地轉移他的焦點,讓他朝你想要的方向前進。
只是,你的引導功力沒有隨著孩子長大而提昇。
於是,大概他小學三年級以後,你就只能用『你未成年』這個理由了。
而其實在劇情裡的那段對話,最可怕的就是『負責』這兩個字。
什麼叫做責任呢?
換一個比較中性的詞彙來說,每樣東西都有他的功能設定。
麥克風的功能就是放大音量,因此發揮他的功能,展現他的價值,就是身為麥克風的責任。
可是,父母的角色功能是什麼呢?
我們說生兒育女。
的確,父母要培育孩子,教育他們是我們的責任。
但是,關係從來不應該是一種『責任』。
我們應該檢討教育的方法,或是教育的方向,但是我們彼此的關係從來不是責任。
關係也不是來自角色,愛一個人從來不是因為關係開始的,而是因為『愛』才創造了關係。
愛學生的老師,不是因為自己是老師才愛學生。
他就是愛學生。
愛孩子的,也不是因為自己是父母才愛孩子。
如果只剩下責任,那麼關係也就不復存在。
因此,關係不是責任,而是『連結』。
你是否與你的另外一半,或是你的孩子有著『連結』呢?
我們都有自己角色的責任,但是當與對方互動的時候,永遠記得,只有連結才能創造好的結果。
責任是什麼呢?
是一種承諾,是一種提醒,也可能是一種底線,但永遠不會是互動的工具。
想要替孩子做出好的決定,你應該使用的工具是:
一、尊重他的自主性
不要說『你應該這樣做』,要說:我知道怎麼做比較好,但是還是必須你自已決定。
二、讓他意識每個決定的代價是什麼
不要說:有一天你會後悔的,要說:這個決定有三種可能性,如果出現的是這種可能,那你打算怎麼做呢?
你能讓我知道你的應對方式,我就能讓你放手去做。
三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
不要說:我是為你好要說:這是我心裡對你的期待,我想要你能成為更好的人。
四、不是不能要求,而是要遵守兩個前提
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提出要求,但是要求站得住腳有兩個前提:
1.這是我們商量過的,也是取得對方同意並承諾的。
2.這是影響到我的,所以我有資格提出要求
舉例,要求孩子把作業寫完才能看電視。
這個要求是不是我們已經定下的規則呢?
如果是,那就請按照規則遵守。
如果不是講好的規定,那該怎麼辦呢?
你可以這樣說,我要等你作業寫完才能簽聯絡簿,七點後我有事情要忙,可以請你先寫作業嗎?
不然我沒有簽名,明天老師又會打電話給我。
所謂的連結,就是彼此會影響著彼此。
五、完全能把期待灌輸在孩子身上
很多專家告訴我們,不要把自己的期待灌輸在孩子身上。
其實這句話值得深入解讀,就好像很多人以為負面的情緒就是不好的一樣。
這都是一種誤解。
我們完全可以期待孩子成為我們心中的模樣。
但是,什麼叫做『灌輸』呢?
教育本來就是一種灌輸。
我們不應該『強迫』或是威逼孩子達到我們內心的期待。
但是,我們完全可以擁有期待,而且還要表達期待。
最大的問題,就是『你總是期待』而已。
當與另一個人產生連結時,『期待』是必然的產物。
可惜的是,明明有期待,卻又不表達,最後只能合理化自己的期待落空。
曾經有孩子來問我:
『老師,我覺得我好累。』
我說:為什麼呢?
他說:我總是要去符合我父母的期待,可是他們卻不願意了解我真正要的是什麼。
我說:那你知道你父母要什麼嗎?
他說:我當然知道呀
我說:為什麼你能知道他們要什麼,而他們卻不能知道你要的呢?
我再問他:你懂什麼叫做期待嗎?
就是,你心中的理想,對嗎?
他說:對阿。
我說:既然是理想,就不一定能達到,對嗎?
那你想想看,既然是父母的期待,也就表示,你不一定能達到,對嗎?
那麼,你發現你累的原因了嗎?
不是你父母的期待讓你累,而是你自己想要符合才讓你累的。
你的父母從來就知道,期待只是一種理想。
那我再問你:擁有理想,是不是一件好事呢?
你有必要剝奪你父母的理想嗎?
這個問題讓他楞住了。
接著,我看著他說:那你知道老師對你的期待是什麼嗎?
我說:我的期待就是,你也有自己的理想。
誰說不能有期待呢?
努力讓孩子成為你心中理想的模樣,並不是壞事。
壞事是什麼呢?
壞事是無法達到你的預期時,你的態度會是什麼?
是繼續努力並且修正你的期待,
還是你會說『我是你的父親,在你未成年前,我要為你的人生負責,所以你要聽我的』。
那一刻,關係只是一種責任而已。